健康科普

General Hospital
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>健康科普

【卫生健康宣传日】全国血管健康日

发布时间:2022-05-20 浏览次数(0) 发布来源: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平台

每年的5月18日是“全国血管健康日”,

5.18源于一个指标值:5.18 mmol/L,

即正常人血液内总胆固醇异常的临界值。

此纪念日的设立旨在呼吁人们重视血管健康,

唤起大众对血管疾病危害的认识,

主动去管理血管健康,

提高血管健康水平。


5月18日是全国血管健康日

您可能会在意自己脸上长出的一块斑、一颗痣

但可能没意识到

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各种因素的改变

血管里也可能长“斑”、形成血栓

发生狭窄、扩张或曲张

虽然不像脸上的变化那么显而易见

时长日久也可能存在健康隐患

360截图20220527084434326.jpg

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台机器

血管就如同一个复杂的管道系统

连接各个支撑运作的零件

输送营养、排出废物

是人的“生命通道

360截图20220527084457686.jpg

人体真正的衰老是从“血管老化”开始的

不仅会导致全身各个系统和脏器随之衰退

还可能威胁生命,对于中国人来说

心脑血管平均使用年限目前大约为75年

约等于国人的平均寿命


640 (3).png

什么是血管性疾病


血管疾病可简单分为动脉疾病与静脉疾病。血管的主要病变形式包括血管的扩张、撕裂、血管的狭窄闭塞或栓塞和血管畸形。

部分常见疾病的表现


主动脉夹层

突发剧烈胸背痛并伴高血压


颈动脉狭窄

频发黑朦头晕、短暂性意识丧失或脑梗


下肢动脉粥样硬化

短距离步行后小腿肌肉痛,休息可缓解


肾动脉狭窄

难以控制的高血压


腹主动脉瘤

肚脐周围可摸到和心脏同样节律跳动的肿块


下肢静脉曲张

久坐久站后小腿酸胀并伴下肢蚯蚓样迂曲扩张的静脉血管


下肢深静脉血栓

下肢突发严重肿胀


动静脉畸形或血管瘤

皮肤表面或者肌肉之间血运丰富的软肿块


血管堵塞的早期征兆


1.突发胸闷:要警惕肺动脉栓塞


长时间坐着或卧床后站起活动时,突然感觉胸闷气紧,甚至晕倒,要警惕可能是下肢静脉血栓脱落,堵塞肺动脉导致的肺动脉栓塞。肺动脉栓塞危害很大,严重时可以导致猝死。因此,出现上述表现应尽快到急诊就诊。


2.胸痛:可能是冠心病、心梗


冠状动脉是给心脏供血的血管,如果发生了堵塞、狭窄,心脏供血就会受到限制,缺血严重便会产生胸痛。如果是持续性胸痛,则有可能引发心肌梗死。


3.一侧肢体无力:当心中风


突然发生的一侧肢体(包括上肢和下肢)无力,提示脑动脉或颈动脉发生了堵塞。同时还可伴有说话口齿不清、一侧口眼歪斜、视物模糊等表现。出现这些症状,不论能否自行缓解,都需要及时就诊。


4. 水肿、尿量改变:警惕肾动脉堵塞


肾动脉负责肾脏的血液供应,如果斑块产生在肾动脉,就可能使肾脏动脉血液供应减少,甚至影响肾功能,产生乏力、食欲下降、尿量改变、肢体水肿等症状。肾动脉狭窄可导致高血压,而且这种血压升高药物控制效果不佳。随着肾脏缺血加重,其“排毒”功能会受损,甚至发展为“肾衰竭”,就需要透析治疗了。


5.走路腿疼:可能提示下肢动脉堵了


糖尿病患者出现下肢病变的可能性更高,一定要格外重视。


6.脉搏减弱、血压低:注意上肢动脉堵塞


上肢动脉要是堵了,会产生一侧或双侧动脉搏动减弱,手臂血压降低,严重时上肢还会主动“窃取”大脑的血液,导致大脑缺血,产生头晕、站立不稳的症状。


7.下肢不对称水肿: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


容易发生在长期卧床、久坐不动、脱水、肿瘤等病人身上,表现为下肢肿胀、疼痛。同时还会有皮肤发凉、易发溃疡等表现。一旦下肢静脉中的血栓脱落,将堵塞肺动脉。


如果出现上述症状,请一定要引起重视,去医院做相应检查,越早发现越早治愈。


血管健康日


很多人认为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率第一的疾病是癌症,但《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》显示,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,高于肿瘤和其他疾病!


360截图20220518151220856.jpg


这4种生活方式,最伤血管


虽然说随着年龄的增长,血管功能逐渐减弱,但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加速血管的衰老速度。想要让它保持好状态,这些伤害它的这些事千万别做。


1.“四高”饮食堵血管

高糖、高油、高脂、高盐这“四高”饮食,可以说是血管的头号“天敌”,它们增加了高血糖、高血脂、高血压的风险,也容易导致胆固醇、血脂等附着于血管壁上,造成动脉硬化、血管不畅通。


2.抽烟又喝酒,血管易变硬

吸烟和大量饮酒是催化斑块生成的危险因素之一。吸烟和酗酒都会伤害血管,使血液粘稠度高于正常水平。远离烟酒是守护血管健康的关键,其中包括二手烟。


3.运动少,血管垃圾多

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帮助身体排出废物,增加血管弹性。而长期的久坐不动自然会影响液循环,导致血管内垃圾堆积,易形成粥样硬化斑块。


4.熬夜还爱生气,血管没精神

长期熬夜会增加心血管的压力,容易造成心率加快、血压升高,还可能出现心脏一过性缺血,同时使得冠脉粥样硬化和斑块不稳定的风险大大增加。如果睡眠得不到保证,加上情绪焦虑,血压波动大,甚至可能诱发中风或猝死。


从30岁起,科学保护心血管


1.低盐、低脂、少糖

养成低盐、低脂、少糖的习惯。每天三顿饭的食用盐应该控制在6克以下,建议买个控盐勺,能更好帮助大家减少食盐的摄入,降低高血压发生的风险。


2.水果蔬菜要足量

每天都要吃足量的水果和蔬菜,才能饮食均衡,补充足够的营养素,帮助血管维持健康状态。尽量做到顿顿有蔬菜(尤其是富含纤维类的),天天一个水果。


3.戒烟限酒

戒烟,戒烟,戒烟,重要的事情说3遍,烟草对我们的身体百害而无一利,尽早远离。

另外,酒对身体没有好处,少量饮用红酒并不能软化血管,世界卫生组织就明确反对靠酒精来保护血管和心脏。

所以保护心血管最好的方式就是滴酒不沾,一根烟也不要吸。


4.生命在于运动

运动能改善血液循环,对降低血脂、血压和体重效果明显,还可舒缓压力,愉悦身心。


建议根据自己年龄、性别、体力等不同情况确定运动时间和强度。一般可多进行慢跑、快走、游泳、骑车等有氧运动,每次坚持30分钟,每星期至少5次,运动后心率加年龄以不大于170为宜。


5.定期体检

建议:

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,每年进行血脂检测。

20岁以上成年人,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。

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及其他高危人群,应每6个月测量1次血脂。


想了解你的血管是否健康,请先看看体检报告:


如果总胆固醇超标,LDL-C(低密度脂胆固醇)又呈现“↑”,说明你的血管健康已亮起“红灯”,需防范“动粥”。